鑫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 鑫闻中心 >> 鑫动态

关于在土木尔台镇建立制革基地的可行性分析

 
制革作为高耗能、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我国沿海和发达地区土地资源紧张、环境承载力不断下降、劳动力资源短缺、运输成本增加等因素的制衡,皮革产业转移和技术升级是大势所趋。从产业布局看,将出现由东部沿海地区向西部、北部渐进式梯度转移态势。为抓住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乌兰察布市委市政府结合乌兰察布市的皮革产业现状、自身优势进行了充分的调研论证。制定了乌兰察布市皮革产业的全产业链整体规划,并拟将制革基地规划在察右后旗土木尔台镇。 
一、行业简介
    制革业是以畜牧副产品为基础原料进行深加工的行业,门类上属轻工行业。皮革行业是我国轻工业中的支柱产业。我国是全球制革生产大国,以及皮革贸易最活跃、最有发展潜力的市场之一。制革工业是动物生皮经脱毛、鞣制等物理和化学方法加工,再经涂饰和整理,制成具有不易腐烂、柔韧、透气等性能的皮革产品的生产活动。
二、在土木尔台建立制革基地项目的可行性
1、国家产业规划的助推
“十二五”是我国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皮革行业经过快速发展后也面临着艰难抉择,随着我国沿海和发达地区土地资源紧张、环境承载力不断下降、劳动力资源短缺等因素的制衡,皮革产业转移和技术升级是大势所趋。
(1)从产业布局看,将出现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部、西部、北部渐进式梯度转移态势;
(2)从企业规模看,规模以上企业将进一步增多,走集群化、节约化、规模化、环保化;
(3)从产品结构看,将进一步增加皮革制品的品牌、设计、时尚和文化的附加值,注重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逐步提升高端产品比例;
(4)从市场趋势看,随着国内各项成本要素的上升,人民币汇率提高,出口产品结构将会有很大调整,出口总量占70%的局面将会逐步下降,但仍将以出口市场为主,内销快速增长。
2、市场潜力巨大
(1)根据全国皮革协会的数据调查显示(下表),“十一五”期间,制革工业不论工业产值、销售收入及利润总额均呈上升态势,总产值、销售收入、利润年均分别增长14%、11.85%、18.78%。销售利润率也保持稳定增长。
         2006-2010年制革行业主要数据一览表     单位:亿元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制革工业总产值
780
821
999
1096
1329
销售收入
731
770
855
917
1164
   
33
41
44
48.6
64
销售利润率
4.5%
5.3%
5.1%
5.3%
5.5%
 
(3)国际性鞋类测试和技术研究机构SATRA Technology Centrefen分析报告指出,未来几年,中国鞋类产品消费复合年增长率8.4%。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制革重点实验室主任石碧教授研究认为,目前美国真皮消费是中国的18倍,如果中国真皮消费需求达到美国的1/3,那么国内制革市场需求增加6倍,市场潜力巨大。
(4)基于全国皮革协会对“十二五”期间制革市场需求量(下表)的预测,全国制革行业未来五年将继续保持高速未定的发展趋势。
              2011-2015年全国制革市场需求量预测   单位:亿元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按年10%增长
1280.4
1408.44
1549.28
1704.21
1874.63
按年11.85%增长
1432.13
1601.83
1791.65
2003.96
2241.43
加权平均
1320.27
1505.14
1670.47
1854.09
2058.03
 
3、内蒙古发展制革业的资源优势
(1)内蒙古羊皮资源丰富,品种齐全,主要有细毛羊皮、土种羊皮、改良羊皮和山羊皮。近年来,内蒙古加大了农牧业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以养羊为主的农区畜牧业得到快速发展,羊的饲养量每年以近千万只的速度增长。据统计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年产皮5000万张,占全国的65%,而乌兰察布市、锡林浩特市等周边地区皮革产出量占内蒙古地区的30%,年产牛羊皮近1500万张。
(2)随着传统粗放式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羊皮肤病、针茅草危害等自然灾害得到有效控制,羊皮质量也大幅度提高。鄂尔多斯、巴彦淖尔市等农业发达地区和沿黄河两岸地区已做到四季出栏,均衡生产。产量和质量已经可以满足规模企业加工的需要。
(3)内蒙古能源丰富,数据显示,2010年内蒙古煤炭产量首次突破7亿吨,达到7.82亿吨,居全国首位,同比增产约1.814亿吨,增长30.2%。内蒙古煤炭探明预查储量达7413.9亿吨,位列全国第一。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信息部快报,截至去年2月底,内蒙古自治区6000千瓦及以上发电厂装机容量6703万千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7.14%,居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一位。其中,火电装机5528万千瓦,占全国火电装机容量的7.76%,居全国第三位;风电装机容量1090万千瓦,占全国风电装机容量的33.10%,居全国第一位。
(4)人力资源充沛,成本相对低廉.近几年通过政府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两转双赢”“阳光工程”,农牧区剩余劳动力已经和正在掌握各种技能;地区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日工资在40元左右,与发达地区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
4、在土木尔台建制革基地有产业基础
(1)土牧尔台镇历史悠久,皮毛绒肉是土牧尔台镇的特色优势产业,始于明、盛于清,在历史上享有盛誉。光绪年间,已经成为商贾云集、店铺林业、繁荣一时的皮毛集贸重地。建国后,该地又成为乌兰察布市和锡勒郭勒盟的经贸中心,担负着周围15个旗县市的农畜产品和工业品集散转运的重任。
(2)近几年,在土牧尔台镇年从事皮毛绒肉贩运人员淡季达2000多人,旺季多达4500多人,每年流向河北留史、辛集、清河、无极,浙江海宁、温州等地的皮张达600万张,绒毛达20000多吨,100万头只牲畜流往区外。同时有400多人分散在蒙古、俄罗斯等地常年从事皮毛绒肉返运行业,也正因为如此,土牧尔台镇也是融入蒙古、俄罗斯市场的桥头堡。
(3)现已建成的土牧尔台皮毛绒肉加工园区,入园企业32家,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7家。园区现有梳绒机365台,年梳绒2800吨,绒毛交易量5500吨,年屠宰加工肉羊60万只,肉类交易量达6000吨,贩运揉制加工皮张110万张,生产皮毛制品65万件。
(4)水、电等资源丰富。
镇内有黑石崖水库一座,位于西土城村正西,加上其它零星水域,全镇水域面积近1000亩。水资源较为丰富。供水工程可利用现有机电井10眼,日供水量在6000吨左右。
土牧尔台镇的电力资源充足,境内设有30千伏安变电站一处,现有914和916 10KM转变线路2条,总容量5150KVA/日。目前,全镇每日实际负荷为1700KVA,还有3450KVA/日空负荷可为创业基地生产供应。
(5)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土牧尔台镇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乌兰察布市北部。东与商都县接壤,西与四子王旗、察右中旗毗邻,南连集宁区,北靠锡林郭勒大草原。集二铁路、二0八国道纵贯南北。距察右后旗旗委、政府所在地白音察干镇45公里,距乌兰察布市市委、政府所在地集宁区104公里,距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270公里,距首都北京500公里,距口岸城市二连浩特300公里,具有较强的辐射能力,镇内在册人口4.2万人,素有乌兰察布市经济贸易“北窗口”之称。
三、在土木尔台建立制革基地项目的必要性
1、完善乌兰察布市皮革产业链的需求
在认真的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乌兰察布市确定了“以市场带加工,以加工带制革,以制革带养殖”的全产业链发展皮革产业的策略。同时采取“高起点的规划;大力度的投入;超常规的操作;跨越式的发展”的战术,推进乌兰察布皮革产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集宁皮件产业园、集宁国际皮革城相继开工建设,乌兰察布市皮革产业链中销售、加工环节得到了完善。其中集宁国际皮革城招商工作的成功,将使乌兰察布市皮革产业销售市场规模实现跨越式发展。然而皮革服装加工企业,远离原料生产地(制革企业)的现实,却使乌兰察布市皮革产业链加工环节受到了制约。因内蒙地区无大型制革基地,导致皮革成本增加,很多优秀的皮衣品牌不愿来乌市建厂投资,本地原有小型皮衣生产厂家也深受其累。
    因此为推动乌兰察布市皮革产业进一步发展,本地无制革的局面必须改变,建立制革基地,打破皮衣加工企业成本的瓶颈,增加竞争力、加大行业话语权,有必要在察右后旗土木尔台镇建立较大规模的皮革生产基地。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完善皮革产业链条的重要一步。
2、国家对制革行业政策、规划的需求
(1)环境保护的制约
     乌兰察布市现有皮革加工企业均为小作坊、小制革企业。然而小制革被列为世界第五大重污染产业,更被我国列为必须取缔的“十五小”重污染小企业之一。小制革加工过程会加入小苏打、氯化铵、甲酸钠等化学原料,如果生产污水得不到有效处理,直接排放,将威胁土壤和地下水水质,对环境的污染非常严重。污水得不到有效及时的处理,制约了乌兰察布市制革企业的发展。建立大型的先进的污水处理厂,对污水的集中处理成为势在必行。
(2)产业化、集群化、节约化发展的需要
国家部委先后密集出台制革和引导行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制革工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上述政策除了明确未来制革工业结构调整方向和重点,以及政策扶持措施外,还明确要求制革行业进行技术改造、自主创新、节能减排、淘汰落后、品牌建设、兼并重组、促进产业升级。通过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由以往的一味调控转为促进产业调整和升级。同时对于环境保护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产业政策指导目录(2011年本)》在明确限制年加工生皮能力20万标张牛皮以下的生产线和年加工蓝湿皮能力10万标张牛皮以下的生产线,淘汰年加工生皮能力5万标张牛皮和年加工蓝湿皮能力3万标张牛皮以下的制革生产线。鼓励建立大型制革基地,实行集群化、产业化、节约化发展。在引导行业整合、洗牌和健康发展的道路上,国家部委打出了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其用意很明显,就是扶大压小、扶优扶强,其结果必然要求产生若干家大而强的制革企业,引领中国制革业由大变强,健康发展。引进大型制革企业、本地制革企业的集中整合、新型制革技术的引入,迫切要求一个功能完善、体系完整的制革基地的出现。
四、项目规划实施方案
(1)总体战略
      抢抓沿海发达地区皮革产业转移的发展机遇,以能源、资源和区位优势为依托,以制革为切入点,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努力建设国内政策最优、综合成本最低、绿色环保、循环经济、服务功能齐全、基础设施完善、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新型皮革产业基地,承接皮革产业转移。
(2)基地定位
---通过优先发展制革工业,形成产业链条完善的皮革产业基地。
---广泛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污染物统一处理的绿色环保基地。
---对铬泥、制革和革制品下脚料充分利用,制革污水深度处理后回用的循环经济基地。
(3)基地面积及功能区设置
基地规划总面积3平方公里(分两期建设,一期1平方公里)。共设六个功能区:制革区、制品区、皮毛交易中心(包括皮革、绒毛及制品贸易中心、原辅材料市场等)、中心商务区(包括金融、行政、文化展示、科研中心、星级宾馆)、生产辅助区(包括污水处理厂、变电所、自备电厂等)、职工生活区(职工公寓等)。
(4)基地目标
到2014年,基地发展初具规模,功能区配套齐全,产业链基本形成,引进企业40家(年产90万张以上的大型企业5家,年产30万张以上的中型企业10家,年产15万张以上的小型企业35家)。制革生产能力达到1200万标张,基地总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到2018年,制革示范基地基地建成,配套的金融、科研、行政等服务平台健全,产业链条完整,制革生产能力达到3000万标张,基地各产业及带动的相关产业销售收入达到300亿元,以皮革为特色和主导产业的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皮革产业城基本建成。
(5)发展阶段
基地建设分为两个阶段实施。
一期工程(2012—2015年)主要建设一期制革加工区、革制品加工区、中心商务区、一期污水处理厂(1.5万立方米/日,含6.4公里主管网及其他辅助设施、设备造价约为10000万元)、皮毛交易市场、职工公寓区。
二期工程(2015—2018年,2平方公里)主要建设二期制革加工区、革制品加工区、原辅材料市场、二期污水处理厂(扩建到)等。
(6)实施办法
政企合作,政府主导,企业化运作。
                                                                                  文/鑫刚集团 于利杨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