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 鑫闻中心 >> 鑫天地

无 尽 的 思 念

无 尽 的 思 念
今年2月19日,农历正月初十,年还没有过完,母亲便突发心梗离开了我们。没有住院,没有留言。在极度的悲痛之余,我和亲友开始准备母亲的后事。母亲说过,她去世后骨灰要送回湖北老家——那片养育她的土地。我一边整理着母亲的遗物,一边陷入对母亲无尽的思念中……
母亲是烈士遗孤,从小生活很苦。1928年她出生时,其父正随贺龙元帅转战于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坚持武装斗争。在她两岁时,由外婆带着到洪湖北岸瞿家湾见过外公一面,之后母亲再也没有见到她的父亲。直到地方民政部门送来烈士证书,才知道其父已在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中牺牲。外公牺牲、外婆改嫁,母亲便成为孤儿,靠爷爷奶奶和叔叔婶婶抚养长大。
母亲16岁时裹着一双小脚嫁给父亲,生育四子一女,其中一子4岁时夭折。父亲是新中国成立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党员,1967年在“文革”中受迫害去世。之后,母亲含辛茹苦,以她柔弱之躯承担起全家农活和养育子女的重任。直到1985年,我的女儿在保定出生,我和爱人商量把母亲从老家接了过来,一方面请母亲帮助照看孩子,一方面我们对母亲身体有所照料。之后又辗转石家庄、北京、天津,母亲一直跟着我们直至寿终。
母亲很平凡,但在儿女心目中却很伟大。她没有辉煌的履历,却眼光长远,爱国如家。在生活最困难的年代,她省吃俭用,保证4个子女读完中学,为我们以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必要的文化基础。在最需要帮手干活的时候,她毅然决然让我和弟弟参军入伍,使我们在部队这座熔炉里经受锻炼考验、不断进步成长。后来孙子辈中上大学、读研、入党的逐渐多了,每逢喜讯传来,她都赞叹不已:“这比家有金山银山都好哇!”她没有条件上学,识字不多,但能说出许多厚德重义的道理及向善远恶的古训。她聪慧纯朴,记忆力好,“文革”中曾因背诵伟人语录而多拿工分。直至病逝前夕,仍能对家中大事小情记忆犹新,对常来家的亲友也能叫上名字。
母亲勤劳俭朴。子女们小的时候,父亲在外地工作,母亲白天忙集体农活,早晚种自留地。后来子女们大了,家庭条件得到改善,母亲仍以劳动为本、以勤俭为荣。她随我们住进城市后,还能在房前院后种些瓜豆。母亲平时针线不离身,喜欢缝缝补补,我们全家人的内衣内裤乃至床单被套上都有母亲亲手缝的补丁,她“笑破不笑补”的家训曾被我女儿写进小学作文。母亲一人在家时从不随便开电视,晚上洗漱也很少开灯,她说这样省电。逢年过节或者给她过生日,家人在餐馆聚聚,总要我们少点菜,点家常菜,提醒我们过日子不能大手大脚。
母亲正直善良。她从不炫耀自己是红军后代,父亲健在时也不因自己是干部家属而高人一等,经常教育子女要做一个老实本分、自食其力的普通人。2002年,我调天津工作。临别时,母亲提醒我,“不管在哪里,记住对事要公,对人要诚。”这句话成为我为人做事的座右铭。母亲对自己对儿女很严,对邻里亲友却很宽厚。过去在农村集体劳动时,乡亲们都愿意和她分在一组搭伴干活;到了城市,一个院子里的大娘大婶们也都愿意叫“靳大姐”一起坐坐,相互嘘寒问暖。在处理家庭关系中,更是把女婿当儿子,视儿媳为女儿,亲如己出,厚爱有加。由于我和爱人长期两地分居,母亲多数时间和我爱人孩子在一起,婆媳胜过母女,被邻里、亲友、领导传为佳话。
母亲坚韧顽强。由于遭遇过早失去亲人的不幸,加上过度操劳,母亲年轻时就患上多种疾病,用她自己的话说“吃的药可以用船装”。但她从来没有丧失人生的信念和生活的信心,总是把精神上、身体上的痛苦默默地埋在心里。进入晚年,母亲坦然面对生老病死,正确对待疾患,注意锻炼身体,积极配合治疗,八十多岁仍耳不聋眼不花,一双小脚走路有时比我们还快。可毕竟岁月不饶人。春节前后,母亲身体有过一些不舒服,但没有住院,她说岁数大了,毛病自然多,挺挺就会好的。我们也以为和往常一样吃吃药就不会有事的。然而怎么也想不到母亲这次病得如此突然和严重,尽管医生们竭尽全力抢救,母亲还是带着对人间的依依不舍和儿孙们的终身抱憾走了。
正月十六上午,家人在解放军总医院为母亲举行了简短的告别仪式后送母亲到八宝山火化。当灵车行进到玉泉路时,空中骤然飘起小雨和雪花。等我们取到母亲的骨灰,地面已被雨水浸湿,树上、房顶及马路两旁全被白雪覆盖。亲人们说,这是上天在为母亲送行,为母亲祈祷:老人家,您一路走好!
(文/鑫刚集团 丁登山
  • 上一篇:
  • 下一篇: